新华社济南7月28日电 题:安居暖民心 产业强信心——红河镇党委的“两把刷子”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每天晚上7点半,孙业玲都会在广场上带领村民们跳广场舞,欢快的舞步与音乐声、笑声交汇,构成小下坡村动人夜景。
孙业玲今年50岁,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小下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广场舞是我这两年‘分管’的新业务。”她笑着说。
小下坡村有200多口人,因地势低洼而得名。2018年夏天,台风“温比亚”来袭,村里几乎一半的房屋受损。村民吴进江回忆:“水没过了腰、淹上了炕,有的房子直接塌了。”
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红河镇党员干部连续奋战14个小时,紧急组织转移群众3600余名,无一人伤亡。为彻底改变小下坡村房屋老旧、公共设施落后的状况,红河镇党委在论证调研、征得群众同意的基础上决定整村迁建,用时约7个月,在距离村2.5公里的地方建起了3栋电梯楼房,取名“同心花园”。
孙业玲说:“用什么办法分房子?经过镇党委开会讨论,并得到村民认可,最后采取两轮抓阄的方法,分别抽取抓阄序号和选房顺序号。从抓阄到选房、签合同,全程录像。”
公平公开的分房形式让大伙心服口服。2019年8月,村民整体搬进新小区。小区的广场上,有一个重达几百斤的老旧石碾,孙业玲说:“怕老人们搬进楼房不适应,我们特地把以前村口的石碾弄过来,留个念想。”
记者了解,红河镇党委在做好安居工程、温暖民心的同时,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
在红河镇的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里,20多个高温大棚、80多个钢构拱棚、1个玻璃温室排列得整整齐齐。小宅科村村民田恒强感叹,同一片土地,结出了不一样的果。
今年54岁的田恒强说:“过去这片地漏肥又漏水,种啥都赔本,好的时候每亩才年产200斤果子,没有人乐意种地。”
为了发展乡村产业,红河镇党委连年投入,大力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工商资本落地,带动多个村庄的百姓流转土地,用“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实现党组织、村集体、合作社优势互补,打造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体发展共联体”。
去年春天,大宅科行政村承包了22个棚,种了约60亩贝贝南瓜,委托田恒强进行管理。今年南瓜收成好,田恒强预计一亩能挣2万元。这几天,正是第一茬贝贝南瓜上市的时候,田恒强还雇了20多个村民帮忙。
“我通过电商平台把南瓜卖到了北京、上海,每斤能多挣1块钱。”田恒强说。
这两年,红河镇149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有41个党支部被评为县级及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6月,红河镇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红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其坤说:“我们镇有11万人,其中有3800多名党员,党员干部应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