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太岳、中条,三山雄健;
沁河、获泽、芦苇,三水神奇。
在这雄奇的山水之间,有一座悠然的小城,以云蒙、析城诸峰为屏障,寒暑分明,山清、水秀、文明、宜居,这里就是阳城。
阳城县,古称濩泽,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西连中条,北接太岳,南瞰中原,文化积淀厚重,历史遗存丰富,早在距今2.5万年前,境内即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伏羲启肇八卦等诸多神话故事使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
昆仑文化研究,破解“千古之谜”
析城山一带是远古文化最集中的地区。析城山位于阳城县西南约三十五公里处,因“山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而得名。山顶呈不规则的方形,是一块广约20平方公里的丘陵草甸,为上古乃至远古百代帝王的居所,自古迄今被称为“圣王坪”。
析城山风景
2019年8月,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析城山)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今之析城山就是古之昆仑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华仁葵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等海峡两岸学者联手,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实地考证、潜心研究17年,对昆仑丘文望、地望、名望多层面对照佐证,得出以上论述,探究中华文明肇始。
早在21世纪初,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研究人员在解读《山西省地图集》1∶35000比例尺阳城幅地图时,发现阳城县析城山的地理地貌,酷似一条卧伏于王屋山西北、头朝北面向西的龙形山体。其首、眼、角、须、颈、体、足、爪、尾栩栩如生。于是又以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和美国卫星遥感图像进行校核,论证了“远古昆仑丘即阳城析城山”的学术观点,使析城山的远古历史文化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2020年12月,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会在晋城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先秦史学会、民族文学研究所、中科院地质所等20多家研究机构和10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究昆仑丘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专家学者分别从考古专业、古籍记载、民俗推演、地形地貌等角度进行演讲,多数学者认为:在距今8000-6000年前,析城山确有古人类生存;商汤文化与伏羲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历史渊源;昆仑丘(析城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为昆仑丘(析城山)文化的研究探索和文旅融合发展拓宽了发展思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上,晋城市委副书记、阳城县委书记姚逊表示,昆仑丘(析城山)是远古名山,蕴藏着太多的中华文明起源密码,揭秘昆仑丘(析城山)文化内涵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希望专家、学者能为昆仑丘(析城山)文化研究把脉指路,为中华文脉溯源寻根铸魂。
时至今日,析城山上下仍可见到伏羲时代观象测天,授时推历的六峜、圭表,远古人类居住的洞龛,创生文字的山体原型,取火的燧石,推演太极八卦的天龙地龙等。随着析城山考古挖掘、文化研究、旅游开发的持续深入,析城山的神秘面纱将进一步被揭开,析城山的奇观将会更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不断深入的商汤文化研究
远古文化资源是值得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阳城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魅力。除远古文化资源外,商汤文化同样是阳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合现有历史文献和遗存的清晰文脉,以及不断出现的考古发现,多年来,国内历史、文物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考察和研究。
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学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商汤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阳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台湾的专家学者,经过广泛的研究和论证,普遍认为阳城是商汤文化的中心,3000多年前“汤祷桑林”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析城山上。
从此,商汤文化研究在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和推动下,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不断取得新进展、新发现。
在2018年全国第四届阳城商汤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商汤都城在阳城王曲一带”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为析城山附近发现的一件石磬准确断代。他认为该石磬介于打制与磨制之间,为商朝前期遗物,属于商汤祭天祷雨礼乐重器,为商汤析城山桑林祷雨提供了重要物证。而阳城的汤庙在全国最多、分布最为密集,古代阳城境内几乎里里有汤庙,最多时达到380多座,体现了阳城与商汤都城地望的密切关系。
全国第三届商汤学术文化研讨会
清同治版《阳城县志》记载:阳城“商,冀州之域,相传为畿内地,曰桑林,汤祷雨处。”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阳城地区在商代属于冀州范围;相传阳城为商汤时期的京畿之地;阳城在那时称作桑林,是商汤祷雨的发生地。
阳城县西河乡中寨村成汤大庙里存有一通明万历三十九年重修成汤庙碑记的碑碣,碑文中记载:“惟余阳城密迩亳都,沾恩尤甚,故其境内在在创建庙宇,绘塑圣像,春秋四时,以享其报也。”大致意思是“只有我们阳城地区紧靠商汤亳都,沾得商汤王的恩惠尤其多”,说明在明代以前商汤亳都与阳城的密切关联,就已得到官府和民众的一致认同。
此外,阳城境内留存的民谣鼓词、宫殿遗址、地望特征、古地名信息等都可以充分证明,商汤都城在阳城。
让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变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不到山西,不懂中国,到过山西,才知华夏。处于华夏古文明、黄河文明和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区,阳城,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兴,像一粒明珠镶嵌在晋东南,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文化是旅游的“根”与“魂”。如今,在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濩泽大地上,一幅全域旅游的崭新画卷徐徐展开。历史文化,正转化为阳城全域旅游的一种独特的资源、品牌和魅力。
在这片山川秀美、风景如画的土地上,析城山昆仑丘、云蒙山原始森林、愚公故里、五彩河、银河峡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盘亭列嶂”“析城乔木”景色壮美,桑园河五彩奇石、红沙岭丹霞地貌、银洞坪如画山水享誉晋豫两省,成为人们健身、休闲、旅游、度假的康养胜地。
为了深入挖掘和利用阳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康养产业,2020年,阳城县委、县政府举办了“跟着书籍游阳城”大型网络直播活动,以《康熙字典》为引,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阳城古堡群文化及陈氏家族心怀天下的精神传承,以《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为引,带领观众畅游伏羲圣地,解读历史古迹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直播形式,以书为媒为广大网友奉上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旅盛宴。
可以说,“跟着书籍游阳城”不仅仅是一场“云旅游”活动,更是一场发现之旅。广大观众跟随文化名人纪连海一起通过《山海经》《尚书·禹贡》《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等古籍找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在游览中探索中华农耕文化的起源,体会祖辈的勤劳和智慧。
“悠然阳城,康养胜地,美丽的遇见在这里!”“在这里,空气就是良药,呼吸就是治疗!”一句句广告语犹如一支支动人的旋律拨动着游人的心弦,前往阳城休闲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
皇城相府河山楼
依托当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阳城县先后成功打造了5A级景区皇城相府、4A级景区蟒河和天官王府、3A级景区郭峪古城、布政李府、海会寺、砥洎城、九女胡、河阳古镇等。相继推出了《再回相府》《古堡 古堡》两部大型实景剧,令人惊艳,好评如潮。两部实景剧的上演,为阳城古堡披上了一层华丽的文化外衣,绚烂的灯火、水幕和动人心弦的故事相互交织,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历经沧桑的古堡中穿行,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壮美和精巧,更会穿越时空,深刻解读那些非凡的历史华章。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阳城一路奋发,创造了无数的精彩和辉煌;奔向美好未来,阳城前程似锦,放飞着崭新的希望和梦想。承载着历史的荣光和责任,阳城将充分发挥瑰丽的人文资源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把这片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富庶、文明、幸福、和谐。(图片来源:阳城县委宣传部)
责编:姝童